新华社悉尼9月13日电(记者郝亚琳)澳大利亚科学家参与的一项新研究发现,血液中一种蛋白质的水平与一些病人在接受心脏手术后患上急性肾损伤的风险相关,有针对性的预防手段可能有助减少这一并发症的发生。

这项研究由澳大利亚彼得·多尔蒂感染与免疫研究所、墨尔本大学、法国南特大学等机构共同开展。相关论文已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转化科学基础》上。

围术期急性肾损伤

据彼得·多尔蒂感染与免疫研究所介绍,接受心脏手术后,有20%至30%的病人会出现急性肾损伤,而在手术中接受输血的病人出现急性肾损伤的可能性更高。但长期以来,临床医生对心脏手术相关急性肾损伤的具体原因还没有足够认识。

心脏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

在本次研究中,团队发现,如果患者输入的血液中有较高水平的髓样相关蛋白14(),他们出现急性肾损伤的可能性就更大。实验数据表明,会导致人体内一种免疫细胞——中性粒细胞积聚。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会对肾脏造成损害。

研究人员认为,在输血前监测血液中的水平或是想办法减少它的数量或降低它的活性,或许可以预防患者出现急性肾损伤。

研究人员表示imToken钱包,这项研究有助于更好了解和治疗心脏手术所引发的急性肾损伤。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已经着手进一步研究,比如用新的输血方法让患者有更好的预后。

发布评论
imtoken国内2.0版—imtoken2.9.6:imToken国内2
说点什么 ^_^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